2020年工作日第一天,北京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就收到了福利大礼包。
针对文化类小微初创企业「房租贵」的问题,北京正式出台「房租通」政策。
最高补贴30%房租,最高金额30万元,注册1年以上的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皆可申请,孵化期可达两年……房租补贴将率先惠及33家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入驻企业。
今天(1月2日),北京文化产业工作会宣布出台《北京市文化企业“房租通”支持办法(试行)》,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房租通」资金支持项目,这是全国首个针对文化类小微初创企业在办公租赁环节进行补贴的省级财政政策。
「房租通」重点面向小微和初创文化企业,最高可补贴30%房租。
按照《支持办法》,在京注册经营1年以上的小微企业,以及在京注册1年以上、3年以内的初创企业,只要符合文化企业分类标准的均可申请。通过审核的企业补贴面积可达500平方米,最高可享受30%的房租补贴,金额可达30万元。
小微企业是指年纳税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条件的企业;初创企业是指注册1年(含)以上,3年(含)以内的企业。
据介绍,文化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和小微初创企业,房租占其经营成本超30%,房租通政策直接降低其经营成本。
「房租通」重点支持六大文化核心领域企业。根据《支持办法》,「房租通」政策将重点支持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六大文化核心领域的文化企业,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文化企业,孵化期可达2年。
房租补贴将率先纳入33家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入驻企业。资料显示,2018年北京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试行)》;2019年,北京正式发布了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768创意产业园、77文创园、清华科技园、恒通国际创新园等33个园区入选;目前,北京正开展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园区认定。
图: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注:77文创园包括美术馆、雍和宫、国子监等3家;嘉诚胡同创意工场包括嘉诚有树、科玛斯车间、东城文化人才创业园、嘉诚印象、菊儿胡同7号等5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租通」政策出台的同时,为文创园区量身定制的专属福利也上线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服务包”工作方案》同日出台,该方案整合了17条市级普惠式服务举措和27条区级定制式服务举措,并为文创园区配备了市区两级三个种类的服务管家。
据介绍,文化产业园区一直是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大而专和小而美的文化产业园区百花齐放,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起了先锋作用,此次出台的「服务包」便是专门针对这两类园区推出服务。数字显示,首批33家市级文创园区人均产出210多万元,人均税收达每平米5000多元。
首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郎园
不过,未来「房租通」的资金支持范围会扩大到33家园区以外的文化企业,以届时公告为准。
据介绍,除了小微初创企业,北京对文化企业推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施策。
-
此次发布的「房租通」政策,主要支持小微初创文化企业扶持政策。
-
针对成长型文化企业,2017年,北京市发布了「投贷奖」政策,对已融资成功的企业进行贴息等支持。3年来共安排超12亿,支持了超2000家文化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
-
针对成熟型文化企业需求,北京联合深交所、上交所共建北京市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资本市场融资。
在全面扶持背后,是北京万亿级文化产业的支柱性地位。
数据显示,北京市文化企业新三板挂牌数量占全国三成左右,A股上市公司超过百家。2018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07万亿,同比增长11.9%,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居全国首位。2019年1-10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9912.3亿元。
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制定出台了改造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文创产业「投贷奖」联动、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等政策,打造了「1+N+X」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